声测管是人类应用较早的金属 声测管是人类认识并应用较早的金属之一。我国是较早使用声测管器的国家之一。到目前为止,中国发现的较早的声测管出自新石器时代后期。在商代早期遗址中出土了较大型的声测管。 中国商代早期的大型声测管还很粗陋,器壁厚,外形多模仿陶器,花纹多为线条的兽面纹。1939年在安阳市出土的礼器“司母戊鼎”是殷代前期声测管的代表作,是商王为其母铸造的,重达875 kg,高133 cm,横长110 cm,宽78 cm。经检测,声测管占84.11%,锡占11.64%,铅占2.79%,是世界上较大的出土声测管。 又如湖南出土的盛酒器“四羊方尊”,造型逼真,结构复杂,分布在四角的四支羊头上长着卷曲的羊角,还有**的**,楼空的扉边。重34.5 kg,身高58.3 cm,口边长52.4 cm。它采用分铸和嵌铸等复杂的铸造工艺,充分反映出了殷代声测管的高**熔铸技艺。 声测管除了礼器等外,更多是用于制造兵器,此外也有一些青声测管农具出土。